11月24日,韩国卡车司机继今年6月之后举行第二次全国大罢工。此次罢工目标是主要港口,目的是破坏关键产品的出口,预计将会造成当地汽车、石化等多个行业的运输中断、供应短缺。
上万名卡车司机参与大罢工 据外媒报道,此次罢工开始于11月24日上午,韩国全国16个地点都出现了示威活动。在11月23日的一份声明中,工会并没有提供罢工的细节,但一名代表本周早些时候表示,此次罢工计划封锁韩国的所有港口。 其实,早在11月14日,韩国最大的工会组织之一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旗下货运卡车工会(Cargo Truckers Solidarity)就宣布,将从11月23日午夜开始发动无限期罢工,大约2.5万多名工会成员将通过封锁钢铁、水泥、造船设备、汽车零部件等主要物流基地以及拒绝货物运输等方式参加罢工。 上述工会宣称,政府未能履行双方在6月份达成的“继续实行安全运价制度”协议。“安全运价制”是为了防止危险驾驶和过度劳累向卡车司机保证最低运价。该制度从2020年开始实行,为期3年,将于今年年底到期。 据韩国国土交通部消息,截至25日下午5时,全国各地约6700余名工会成员参加集会,约占工会成员总人数的30%。但工会方面则表示,几乎所有成员都参加罢工,还有部分非工会成员的从业人员也参加了罢工。受罢工影响,当天上午10时至下午5时,各港湾的集装箱吞吐量降至平日的28%。 此次罢工距离上一次货车司机的全国罢工仅5个月之久,两次罢工严重危及了自疫情以来逐步恢复的供应链。今年6月,为期8天的罢工导致整个韩国的货运业延误,根据韩国政府的推算,共造成1.6万亿韩元(约12亿美元)的损失。